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有什么歷史意義

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有什么歷史意義

以下是關(guān)于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有什么歷史意義的介紹

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分別指的是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北洋政府時期、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參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在南京組建臨時政府,稱中華民國。它是仿照西方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建立的政權(quán)。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 有什么歷史意義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指的是什么一、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1月到3月)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在南京組建臨時政府,稱中華民國。它是仿照西方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建立的政權(quán)。二、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3月至1928年)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晚清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tǒng)后正式形成。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年至1949年)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的最高行政機關(guān),統(tǒng)轄全國各地的中央政府,由以蔣介石為核心的中國國民黨建立,寧漢合流后成為中國國民黨政權(quán),1928年東北易幟后成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民國時期有什么歷史意義政治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布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發(fā),然后全國形成連鎖反應,各地革命黨人紛紛響應,清政府的統(tǒng)治土崩瓦解。經(jīng)濟上,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的措施,推動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民國成立后,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措施,獎勵和保護工商業(yè),鼓勵人們興辦實業(yè),鼓勵華僑在國內(nèi)投資,廢除清朝的苛捐雜稅。民族關(guān)系上,中華民國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民族的平等。中華民國采用五色旗為國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征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文化教育上,中華民國政府主張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jīng),禁止用清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教科書必須符合共和民國宗旨,這些措施使得新生的國家的教育不再是培養(yǎng)只會讀書的無用文人,有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進一步傳播。民國時期民國時期從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確立我們采用公元紀年。中華民國(1912——1949)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勝國及聯(lián)合國五個主要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渡江戰(zhàn)役,解放南京,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新中國成立。中華民國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近現(xiàn)代重要的時期,對于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產(chǎn)生了深遠和持久的影響。

關(guān)于更多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有什么歷史意義請留言或者咨詢老師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文章標題:民國時期的三個政府是指什么,有什么歷史意義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10276.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立場,轉(zhuǎn)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

熱門文檔

推薦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