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考物理浮力考點及題型超細致思維分析,突破浮力問題!
近年來的中考浮力問題,多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浮沉條件為基礎(chǔ),通常與壓強、壓力、質(zhì)量、密度、杠桿、滑輪等知識一起考查。
一.浮體
解決浮動綜合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1)首先明確物體在液體中的狀態(tài):漂浮。
(2)分析物體受力:它只受重力G和浮力F兩個力的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
(3)列出兩個力平衡的方程:f float = g object。
(4)展開解:浮力F = ρ液體gV排出量的公式,重力G =m = g(或g = ρ v = g)的公式,用來求未知量。
1.浮體
例1一個木塊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體積是總體積的四分之三;把這塊木頭放在某種液體中,它也浮在液面上,從液面露出的體積是總體積的五分之二。尋求:
(1)該塊的密度;
(2)液體的密度。
提示:(1)用木塊浮,f浮= g物體,
ρ v放電g = ρ v g,
ρ = (3/4) ρ水= 0.75× 103kg/m3。
(2)利用f液浮選= f水浮選= g料,
∴ ρ液體v液體排放量g = ρ水v水排放量g
∴ ρ液體= (5/4) ρ水= 1.25×103千克/立方米。
答:(1)木塊密度為0.75×103kg/m3。
(2)液體的密度為1.25×103千克/立方米。
變式1一個木塊浮在水面上,其露出的體積為24cm3。切掉木塊暴露在液面的體積,其余部分放入水中。當木塊靜止時,另一個18cm3的體積暴露于液體表面。這塊木頭的密度是多少?
提示:根據(jù)浮沉條件,用f′= G+G′和f floating = g兩個方程解題。
答案:ρ木= =0.75×103kg/ m3。
例2一個邊長為1dm的立方體木塊漂浮在酒精的液面上,其體積的一半暴露在液面上。如圖A所示,從底部取出一部分木塊,粘上同樣體積的玻璃后,放入某種液體中,仍然漂浮著。如圖B所示,液體對其垂直向上的壓力為980Pa,酒精和玻璃的密度分別為ρ酒精= 0.8× 103 kg/m3,ρ玻璃。
(1)木塊的密度
(2)玻璃質(zhì)量
提示:(1)F浮=G木
ρ木= =0.4×103kg/ m3。
(2)F浮動' = g剩余木材+g玻璃
液態(tài)gV排= ρ木gV排剩木+ρ玻璃gV玻璃
S下p =ρ木g(V木-V玻璃)+ρ玻璃gV玻璃
M = ρ bo v bo
M = 0.72kg千克
歡歡用一個小試管、螺母和細螺紋做了一個“土壤密度計”,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液體的密度。當“土壤密度計”在酒精中靜止時(ρ酒精= =0.8×103kg/m3),暴露的液面高度為2cm;當“土壤密度計”仍在水中時,暴露的液面高度為3厘米;;當“土壤密度計”在硫酸銅溶液中靜止不動時,露出的液面高度為3.8厘米,則此硫酸銅溶液的密度為_ _ _ _ _ _千克/立方米。
提示:使用F酒浮選=F水浮選=F酸浮選
答案:1.25×108
2.浮體裝載問題。
(1)將物體壓在浮體上;
(2)在浮體下懸掛物體;
(3)缸內(nèi)有物體。
方法:將整個裝置視為一個整體,按浮體處理。
注意:物體的浮力,求物體的排液量。
例1當一塊木頭放在水中靜止時,54cm3的體積在水面以上,如圖1所示?,F(xiàn)在在木塊上面放一個體積為20cm3的金屬塊,木塊完全浸入水中,如圖2所示。求金屬塊的密度。
解析:涉及兩種狀態(tài)的浮體浮力。
比較好種狀態(tài)如圖1所示:以木塊為研究對象,木塊浮動,f浮動= g木;
第二種狀態(tài),如圖2,以木塊和金屬塊整體為研究對象,浮在水面上,f浮' = g木+g金。
比較第二種狀態(tài)和比較好種狀態(tài),即δF浮= g金,代入浮力和重力公式后,ρ水gδV排= ρ金g V金。
row = v露,則ρ金= ρ水v露/v金=(5.4×10—5 m3×1.0×103kg/m3)/(2×10—5 m3)= 2.7×103kg/m3。
2如圖所示,裝有石塊的船浮在水面時的浮力為F1,石塊卸入水中后的浮力為F2,池底對石塊的支撐力為n .這時()
A.空船的浮力是F1—F2—N。
B.石頭的重力是f1-F2。
C.石頭的支撐力n = f1-F2
D.船舶排水量減少(n+f2)/ρ水g。
答案:公元
練習:
1.一根均勻的木棍,長度為L,密度為ρ1。在下端懸掛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金屬塊后,可以漂浮在密度為ρ2的液體中,如圖所示。此時木棒露出液面的長度為h,用剪刀將長度為L' = _ _ _ _ _ _ _ _的木棒剪掉,剩下的木棒和金屬塊剛好可以懸浮在原液中。
答案:ρ2h/(ρ2-ρ1)
2.如圖,一個由均勻材料組成的,底面積為s的實心圓柱體,放入水中,靜止后垂直漂浮,1/2體積露出水面。如果在圓柱體的底面貼上一層厚度為D、面積為S的均質(zhì)塑料(不考慮塑料的質(zhì)量和厚度),然后放入水中,仍能垂直浮在水面上,但高出水面的高度減少了h,求塑料的密度。
答案:ρ塑料=(d+h)/d×ρ水
3.土壤密度計如圖8所示,其刻度上有三個點A、B和C,AB = 2厘米,AC = 6厘米。密度計放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時,液面正好在A點,密度計放在水中時,液面正好在B點,密度計放在某種液體中時,液面正好在C點,所以這種液體的密度為_ _ _ _ _ _ _ _ _ kg/m3。
答案:2×103
二、三力平衡
如圖,木塊用細繩綁在容器底部。
部分,向容器內(nèi)注入水,當木塊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繩子對木塊的拉力為5n;當木塊浸入水中時,繩子對木塊的拉力為30N。尋求:
(1)木塊的密度;
(2)木塊的體積。(克= 10牛頓/千克)
分析:木塊在兩種情況下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可以列出以下兩個等式:
L = f float-g-(1)
F' = F浮動'-G-(2)
木塊的密度為:ρ木材= 0.4× 103kg/m3。
木塊的體積為:V木= 5× 10—3 m3。
解決問題的技巧:
列出兩個力的平衡方程后:
(1)利用兩個公式的減法,可以減少同一項。
②通過兩個公式的比較,可以減少相同的量。簡化計算過程
注:物體在提升水中的受力變化。
δ拉力=δF浮動=δF液壓底部
2如圖7A所示,底部面積為50cm2的圓柱形玻璃管填充有一定量的水,并放置在水平的桌子上。將底面積為10cm2的圓柱形物體A浸入水中,細繩對物體的拉力為F-pull。如圖7 B所示,當物體A的某個體積在水面以上時,作用在物體A上的垂直向上的拉力為4N,圓柱體內(nèi)的水深比圖7 A中的水深低0.4 cm,此時物體A的浮力為F浮,物體A底部的水產(chǎn)生的壓力為P. G 10N/kg,細繩懸掛物體的質(zhì)量可以忽略不計。
A.f拉的大小是4.8 nb。f浮的大小是0.2N..
C.ρA為8g/cm3,D P為300Pa。
提示:
在變型1中,底部面積為100cm2的燒杯裝有適量的水。當金屬塊浸入水中靜止不動時,如圖9A所示,彈簧測力計的指針F1為3.4N,水對杯底的壓力為P1;當金屬塊總體積的1/4露出水面靜止不動時,如圖9B所示,彈簧測力計的指針為F2,水對杯底的壓力為P2;如果p1和p2之間的差值為50Pa,G為10N/kg,則
A.金屬塊的體積v金為2×10-3m3。
B.彈簧測力計的指標F2為5.4N
C.金屬塊的密度為2.7×103kg/m3。
D.金屬塊的重力是6.8 N。
答案:c。
第三,浮力與杠桿、滑輪融為一體。
杠桿兩端力的變化(力臂比不變)
δF1 lOA =δF2 lOB
例子如圖8所示,杠桿AB的點是長2dm、密度ρ1=2kg/dm3的立方體C,點b是長1dm的立方體D,AO:OB=2:5。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D仍在空,C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p1 = 1000Pa;如果立方體D浸在某種液體中(不接觸容器底部),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C在水平地面上的壓力會增加1250Pa。取g=10N/kg,可以得到()
A.d區(qū)的密度為5kg/dm3。
B.液體的密度為2千克/立方分米
C.當物體D浸在液體中時,A點的垂直向下拉力為95 N。
D.如果物體D沒有浸沒在液體中,并且物體C對地面的壓力應(yīng)該為零,則應(yīng)該向物體D施加64N的垂直向下的力
提示:
答案:b。
實施例4如圖8a所示,該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將底部面積為60cm2的圓柱形玻璃圓筒裝滿適量的水,并放置在水平的桌子上。質(zhì)量為800克的圓柱形物體B浸入水中。此時容器底部水的壓力為2500 Pa,物體A為體積為50cm3的圓柱形配重。如圖B所示,當物體A被力F垂直下拉時,物體B的一部分體積暴露在水面上,靜止不動。此時滑輪組提升重物B的機械效率為80%,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100 Pa。G 10N/kg,忽略懸掛物體的繩子的質(zhì)量和繩子與輪子之間的摩擦力,物體A的密度為_ _ _ _ _ kg/m3。
答案:3.1×103
練習:
1.如圖,木塊浸入水中,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2N。剪細線,木塊靜止后切掉露出的部分,然后在剩下的木塊上加1N向下的壓力,當木塊的體積高出水面20cm3時,木塊的密度約為_ _ _ _ _ kg/m3。(克為10N/kg)
答案:0.6×103
2.將一個底部面積為50cm2的平底圓柱形容器裝滿某種液體,然后放在一個水平桌面的***(不考慮容器壁的厚度)。已知液體的壓力與深度的關(guān)系如圖10所示。現(xiàn)在用一根輕線將一個質(zhì)量為80g的實心球提起,慢慢浸入容器內(nèi)的液體中,如圖11所示。球靜止后,擦干容器外壁。已知線對球的拉力為0.5N剪斷線,實心球沉入容器底部。此時,桌面上容器的壓力比只裝液體的容器增加了_ _ _ _ pa。
答案:100
3.如圖10,頂面有光滑凹槽的輕杠桿AB可以繞支點o轉(zhuǎn)動,杠桿的A端用一條細線在垂直方向與地板相連,ob = 0.5m,杠桿的B端懸掛一個密度為0.8×103kg/m3的圓柱體M。地板上有一個裝滿水的容器。當圓柱體M的1/3體積浸入水中時,有0.4N的水從容器中溢出,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時,讓一個質(zhì)量為200g的小球從B點沿凹槽勻速運動到A端,4s后,系在A端的細鐵絲的拉力正好等于0 N,如果杠桿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水平平衡,小球的運動速度為_ _ _ _ _ _ _ _ _ m/s,(g為10N/kg)
答案:0.16
4.如圖,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適量水,底部面積為20cm2。物體B放入水中,總質(zhì)量為150g用秤來衡量;用杠桿提起物體B,發(fā)現(xiàn)當杠桿的C端鉤住代碼A時,杠桿剛好平衡在水平位置,物體B剛好一半的體積在水面以上。此時余額顯示70g。發(fā)現(xiàn)容器內(nèi)的液位下降了1厘米。那么物體B的密度是___kg/m3。(克為10N/kg)
答案:2.5×103
四。液位變化、浮力和壓力合成
當“圓柱形”容器盛裝液體時
δ液壓底部=δF浮動=δPs
球= S容器的δh容量
小楊想測量一塊卵石的密度。在家里,他用一個秤,一個大口小底的塑料碗,一個大燒杯和適量的水進行實驗。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然后將塑料碗輕輕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如圖a所示。用刻度尺h1測量盆中水的深度。將鵝卵石放入塑料碗中,裝有鵝卵石的塑料碗仍漂浮在水中,如圖b所示。用刻度h2測量水盆中水的深度,將塑料碗中的鵝卵石放入水盆中,如圖C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此時盆中的水深h3,得到ρ stone = _ _ _ _ _ _ _
答案:(H2-H1)/(H3-H1)
一個圓柱形容器裝滿了適量的水。將一個帶配重的長薄壁燒杯放入圓柱形容器的水中。當燒杯靜止時,容器中水的深度H1為20厘米,如圖15a所示。將金屬塊A掛在燒杯底部。當燒杯靜止時,高出水面的高度h1為5厘米,容器中水的深度H2為35厘米,如圖15B所示。將金屬塊A放入燒杯中,燒杯靜止時高出水面的高度h2為1cm,如圖15C所示。眾所周知,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是燒杯的兩倍。那么金屬塊A的密度是_ _ _ kg/m3。
提示:
嘉途
3如圖11 A所示;一個底部面積為50 cm2的燒杯中裝有某種液體。在木塊上放一塊小石頭,靜止時液體的深度為h1 = 16cm;如圖11B所示;如果將一塊小石頭放入液體中,液體的深度h2=12 cm,石頭對杯底的壓力F = 1.6n;如圖11C所示,取出小石塊后,液體深度h3=10cm。小石子ρ石的密度為_ _ _ _公斤/立方米。(克為10N/kg)
練習:
1.如圖12所示,將質(zhì)量為540克的凹形鋁浴置于底部面積為100平方厘米的圓柱形液體中。鋁浴浮在液面上,槽口剛好與液面平齊。此時液面上升2.7cm如果鋁浴浸入液體中,容器底部液體的壓力在浸入前后變化△ p = _ _ _ _ _ _ _ pa。(已知ρ鋁= 2.7× 103kg/m3 g = 10n/kg)
答案:140
2.如圖11,有一個立方體空芯金屬盒和一個邊長為l的實心金屬球,如果球密封在盒內(nèi),放入密度為ρ的液體中,金屬盒高度為h1露出液面,如圖8A;如果用細繩將球和盒子連接起來,放入液體中靜止,金屬盒子就會暴露在h2高度的液面上,如圖8B所示;如果將球和盒子分別放入液體中,靜止不動,金屬盒子會暴露在h3高度的液面上,金屬球會沉入液體底部,如圖8 C所示..不考慮細線的重力和體積。金屬球的密度ρ ball = _ _ _ _ _ _ _。
回答:
3.將裝有液體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圖8A所示,容器在桌面上的壓力為500Pa;用細線系住一個金屬球,將金屬球浸入液體中。如圖8B所示,桌面上容器的壓力為600Pa;剪斷螺紋,金屬球沉入容器底部,如圖8 C所示,容器在桌面上的壓力為1500Pa。已知容器底面積為100cm2,金屬球密度為8g/cm3,g為10N/kg。下面的判斷是正確的
A.金屬球的浮力是6N。
B.金屬球的體積是100立方厘米。
C.液體的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
D.金屬球?qū)θ萜鞯撞康膲毫?0N
答案:c。
目標
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出處。三年級研究中心尊重版權(quán)。如有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文章標題:中考物理浮力考點、題型超詳細思路解析,攻破浮力難題!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130134.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立場,轉(zhuǎn)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聯(lián)系郵箱:dashenkeji8@163.com,我們將在第 一 時 間進行核實處理。軟文/友鏈/推廣/廣告合作也可以聯(lián)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