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招生網_55px.com.cn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專題

2025-09-06 22:40:14

知識也是人們***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諾貝爾獎是對有知識的人的褒獎。魯迅、矛盾、莫言都是知識的擁有者。在這里,我想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的話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

***古代政治制度

比較好,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的對象——皇族、英雄、前代貴族;②分封國的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zhèn)守疆土,跟隨作戰(zhàn),朝貢,朝覲述職。(3)被封者的權利——世襲職位、任命官員、建立武裝部隊、征稅和發(fā)餉及服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對地方的管轄。(2)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發(fā)展邊遠地區(qū);(3)形成周王室的總體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持續(xù)數(shù)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shù)?**性,這就埋下了***的隱患。

第二,宗法制度

定義:宗法制度是根據(jù)父系血緣關系來維持政治等級制度,鞏固統(tǒng)治的社會制度。

特點:長子繼承制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與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它們既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

影響:宗法保證了貴族的政治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安定團結。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宗法制度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落色彩。

三。秦統(tǒng)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歷史上比較好個統(tǒng)一的***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秦朝。

第四,秦專制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確立“皇帝”稱號,建立皇帝制度。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都被皇帝壟斷,從***到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

(2)設置“三公九官”的***官制:宰相——協(xié)助皇帝處理國家政治事務;監(jiān)察官員的審查;邱-主管全國軍事事務。

(3)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郡守為郡守,郡守稱為知府或縣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團結,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兩千多年來***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的形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負面影響:加強對人民的壓迫,容易導致暴政,激化階級矛盾。

動詞 (verb的縮寫)鞏固和統(tǒng)一秦朝的措施

(一)頒布秦法律和統(tǒng)一法令;②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③統(tǒng)一書寫;④修建赤島和靈渠;⑤修筑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秦朝的暴政

不及物動詞漢武帝加強***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并行,產生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執(zhí)行升官令。

作用:解決王國問題,加強***集權,鞏固和發(fā)展大一統(tǒng)局面。

從唐末到五代,出現(xiàn)了諸侯割據(jù)的局面。

七、宋初***集權的加強。

措施:①軍事上:以一杯酒賑濟兵士,賑濟將軍和朝鮮地方使節(jié);強化軍禁,強化弱支。(2)行政方面:任命公務員擔任地方長官;總法官負責監(jiān)督。(3)經濟上:地方稅的一小部分將作為地方支出,其余部分由***控制。

影響:①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zhèn)割據(jù)現(xiàn)象。②造成了冗員官、兵、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

唐代***設置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議事和執(zhí)行。三省***都是宰相,權力分散。尚書有六部,即官、戶、禮、兵、刑、工。建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系。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版圖在空之前擴張

概況:***有***圖書大省;有十個地方省和宣政院區(qū)。

意義:加強對全國的管轄權;加強***集權,鞏固團結。它是***行省制度的開端,對后世影響深遠。

X.官員選拔和使用制度的變化

漢代:科舉制度

魏晉南北朝:九級鄭智制

隋、宋、清:科舉制度

。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

調整明太祖***和地方官制,加強***集權:①廢除宰相,設六部;廢省,設三師。(2)內閣的成立。本質:是君主專制加強的產物。

清代雍正帝設立軍部(傳世)——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在這一單元,我們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演變;第二,羅馬法的制定和演變。注意三個重要知識點:一、愛琴海文明和古希臘城邦制度;第二,雅典的***;第三,古羅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第三,要形成一個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在于古希臘羅馬。無論是古希臘的***,古羅馬的共和與國家元首,還是他們創(chuàng)造的法律制度,抑或是哲學家的政治智慧,都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二

現(xiàn)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源: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fā)革命。在此期間,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共和國成立。但是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了。1688年的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地位,實際上是“統(tǒng)而不治”,作為國家的象征而存在。(2)國家***權力在議會,議會采用代議制。議會是國家***立法機構,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內閣逐漸形成。

三。美國***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美國誕生。***之初,美國實際上是一個由13個州組成的松散聯(lián)盟(即邦聯(lián))。1789年,聯(lián)邦***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比較好任總統(tǒng)。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了***黨和共和黨輪流執(zhí)政的格局。

四。1787年的美國憲法

1787年,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聯(lián)邦憲法。

評價:①它是世界上比較好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加強國家權力,實行三權分立原則,體現(xiàn)資產階級***精神。局限性:黑人奴隸制被認可,印第安人沒有民權,女性地位低下。

五、通往法蘭西共和國的艱難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比較好個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建立。

不及物動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共和國(議會制共和國)在法律上正式成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國的最終建立。

七。德國的統(tǒng)一

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完成了德國的統(tǒng)一。1871年,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

八、德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職,有實權?;实酆驮紫嗾莆罩鴩业臋嗔ΑWh會對***沒有監(jiān)督權。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3

近代***的反侵略與***思潮

一兩次鴉片戰(zhàn)爭

鴉片走私與虎門鴉片銷毀: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走私鴉片。林則徐于1839年6月領導禁煙運動,在虎門銷毀鴉片。

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需要拓展海外市場,掠奪大量原材料。

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起止年份:1840-1842年,1856-1860年。

1842年,***近代史上比較好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赌暇l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償2100萬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xié)議關稅。

鴉片戰(zhàn)爭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洗劫并焚燒了圓明園。

1858年的《天津條約》規(guī)定,外交大臣進駐北京,再開放十個港口通商,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港口自由航行。

1860年《北京條約》規(guī)定天津開商埠,九龍公司斷絕。

俄羅斯侵占了***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英國對***香港的占領(條約和地圖):1842年中英簽訂的《南京條約》占領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將九龍劃分為局部地區(qū);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洪秀全發(fā)動金田起義,永安系統(tǒng)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廷對抗的政權。通過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國在1856年達到軍事全盛時期。

1856年,天京內斗。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占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洪仁玕新任資政:先進的***人比較好次提出在***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太平天國革命綱領“天目制在***”的內容及其評價

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按照“天下所有,全民共同勞動”和“處處不均”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分性別,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②關于產品的分配,按照“天下人不受私益,萬物歸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目標:建立一個“種田有田,吃飯有飯,穿衣有衣,有錢有雇工,沒有一個地方是統(tǒng)一的,沒有一個人挨餓受凍”的理想社會。

評價:①是太平天國的開國綱領。②反映了農民對土地的強烈渴望,是農民幾千年反封建斗爭的結晶。但其中體現(xiàn)的***平均主義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xiàn)。

三。1894-1895年中日戰(zhàn)爭

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主要戰(zhàn)役有平壤之戰(zhàn)、黃海之戰(zhàn)(鄧世昌戰(zhàn)死)、遼東之戰(zhàn)、威海之戰(zhàn)(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9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危害:

(1)割遼東半島、臺灣省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軍費2.2億銀。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在mainland China運輸和銷售產品免征國內稅。

在《馬關條約》的刺激下,列強競相分割它們在***的“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的狂潮。***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國聯(lián)軍侵華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略***。

《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

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的工具,標志著***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動詞 (verb的縮寫)辛亥革命

***同盟會的成立(時間預測(數(shù)據(jù)為往年僅供參考)、地點、性質、程序):1905年在東京成立。它是比較好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逐韃靼人,恢復***,建立中華民國,平均地權”,后被孫中山闡述為“國民性”、“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元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日期和性質:1912年春,這是***歷史上比較好部資產階級***憲法。(分析其***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權力分立;建立負責任的內閣,建立議會制共和國)

清朝結束于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袁世凱成為北京臨時大總統(tǒng)——辛亥革命失敗的象征。

辛亥革命的功績:①這是一場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②推翻清朝,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④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不及物動詞新***主義革命的興起

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時間預測(數(shù)據(jù)為往年僅供參考)、口號、中心和主力:1919年和五四;“外爭國家政權,內懲國賊”,“廢二十一條”,“拒簽和約”;比較好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以學生為主,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以工人為主。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班級是主力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班級是主力軍;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到了引導作用。③成為***新***主義革命的開端。

舊新***主義革命的區(qū)別:

①不同的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領導);指導思想不同:(三***義——馬列主義);前途不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主義革命勝利后走社會主義道路)。

******的成立:

歷史條件:①***工人階級發(fā)展壯大,走上政治舞臺——階級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思想基礎;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條件;④陳獨秀、李大釗開展早期建黨活動——組織基礎。

標志:1921年7月23日,******比較好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1923年,***三大決定與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形成。

廣州國民***北伐:1926年;吳、孫、張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wèi)在武漢發(fā)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②中外***勢力的聯(lián)合絞殺;③陳獨秀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七、國共對峙十年

南昌起義:時間預測(數(shù)據(jù)為往年僅供參考):1927年8月1日;領導:周恩來、賀龍;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的比較好槍,標志著******開始***領導武裝斗爭,建立人民軍隊,武裝奪取政權。

一九二七年的八七會議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領導。

1927年,***比較好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建立。

紅軍起止時間預測(數(shù)據(jù)為往年僅供參考):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義會議:1935年召開。意義:它結束了“左”傾錯誤在***的統(tǒng)治,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八。抗日戰(zhàn)爭

1931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

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抗日戰(zhàn)爭的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威脅,國共兩黨停止內戰(zhàn),結成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

國民***組織了幾次正面戰(zhàn)場的重大戰(zhàn)役,如上海戰(zhàn)役、太原戰(zhàn)役、徐州戰(zhàn)役、武漢戰(zhàn)役等。

彭指揮的百團大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中***軍隊主動進攻日軍的一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

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殺了30多萬***軍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取得抗戰(zhàn)勝利。

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1)日本發(fā)動了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zhàn)爭;(2)國共合作,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的***抗戰(zhàn)(根本原因);(3)******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4)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日戰(zhàn)爭;(5)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合作與支持。

九。解放戰(zhàn)爭

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共簽訂《雙十協(xié)定》。但是,對于人民軍和解放區(qū)的法律地位,還沒有達成協(xié)議。

1946年爆發(fā)了全面內戰(zhàn)。

1947年6月,劉鄧的軍隊挺進大別山,拉開了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

與國民黨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遼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三大戰(zhàn)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tǒng)治***22年的國民***被摧毀。

高一歷史必修和一個知識點總結題目相關文章:

★人教版比較好年歷史的一個必修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某必修知識點的總結歸納。

★高中歷史一個必學知識點的總結。

★高一歷史的一個必修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2020的一個必考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復習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各單元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的一個必修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知識點整理。

★高一歷史一個必學知識點總結(上)

文章標題: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專題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140991.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_55px.com.cn立場,轉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_55px.com.c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聯(lián)系郵箱:dashenkeji8@163.com,我們將在第 一 時 間進行核實處理。軟文/友鏈/推廣/廣告合作也可以聯(lián)系我。
展開全文

獲取招生簡章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相關推薦

剛剛文章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