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遵義市第十七中學的前身為遵義市南關小學,始建于1944年2月,舊稱遵義賜麟閣國民學校,1971年4月5日由八七廠接辦改稱為八七廠紅程七年制學校,1973年增設二年制高中部,1982年8月中小學分離,中學1985年遷入現校址,1999年定名為貴州鋼繩(集團)公司子弟中學,2005年更名為貴州鋼繩中學,2008年12月17日貴州鋼繩(集團)公司與紅花崗區(qū)人民***簽署移交協議,2009年1月從企業(yè)移交到地方,2009年3月18日***下文正式命名為遵義市第十七中學。
遵義第十七中學坐落在遵義市區(qū)南部洛江河畔。校園美麗寧靜 、臨城而無城市的喧囂;多路公交車從不同的方向直至學校,方便快捷;校園占地面積24914m2,建筑面積7664m2,綠化面積2500m2,有標準的20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及籃球、排球、羽毛球、單雙杠、乒乓球等場地,總面積達8965m2;有按國家一類學校要求配備的理化生實驗室;有設備較為先進的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還有較為規(guī)范的美術室、音樂室;有藏書25000冊的圖書室;有報刊80余種的閱覽室。學?,F有教職工120余人,32個教學班,在校生達2000人以上。 2009年正式更名為遵義第十七中學(原為貴州鋼繩中學)。遵義市第十七中學 初中部每年向市內重點高級中學輸送學子不計其數。每年有學生在奧林匹克競賽上多次獲獎。 遵義市第十七中學 高中部 學子*** 勤奮向上 多才多藝。每年高考畢業(yè)率為市同類中學前例,每年向全國各地高校輸送學子數不勝數。
學校辦學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2001年,被省教育廳、省國防辦評為"先進學校"; 2002年,被紅花崗區(qū)教育局評為"先進學校";2004年,通過辦學水平的市級督導評估,被評為"遵義市***學校";2004年和2005年,榮獲紅花崗區(qū)教育局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2007年和2008年,榮獲紅花崗區(qū)教育局綜合目標考核二等獎;自2002年以來,學校在紅花崗區(qū)歷屆中學生運動會上均取得佳績,2008年在紅花崗區(qū)第六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榮獲高中組團體總分比較好名,初中組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 2009年4月,全區(qū)中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現場會"在我校召開;2009年5月,我校榮獲紅花崗區(qū)第二屆中學生航模比賽暨全國"飛向北京,飛向太空"航模選拔賽第二名。2009年獲紅花崗區(qū)高中教學質量管理三等獎,2008、2009年度獲得南門關辦事處"綜合治理模范單位"榮譽稱號;2010年3月我校教務處被評為紅花崗區(qū)2008、2009年先進教務處;2010年3月被紅花崗區(qū)教育局授予"無毒學校"榮譽稱號;2011年1月被評為紅花崗區(qū)素質教育評估***學校,被授予紅花崗區(qū)"綠色學校"稱號,并獲得紅花崗區(qū)綜合目標考核三等獎;2011年3月獲得紅花崗區(qū)教學質量三等獎;2010年取得由貴州省教育廳、貴陽市***及小平教育基金貴州辦事處共同組織的貧困學生資助項目--小平助學金計劃2010-2013(第五期),成為紅花崗區(qū)比較好一所受助學校,受助學生達150人;2010年在紅花崗區(qū)第七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校高中組、初中組均取得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
收費標準:嚴格按照貴州省物價局制定政策實施
注:以上信息只提供部份學校展示,最終學校招生計劃按地方教育部門
聯系方式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桃溪路47號
網址:zysqz
文章標題:遵義市第十七中學招生章程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21304.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_55px.com.cn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_55px.com.c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聯系郵箱:dashenkeji8@163.com,我們將在第 一 時 間進行核實處理。軟文/友鏈/推廣/廣告合作也可以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