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

中秋節(jié)傳說10個小故事 有哪些傳說故事

2025-09-08 12:51:02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中秋節(jié)時,在外的游子都會趕回家,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中秋節(jié)象征著家庭的圓滿、人們的團聚,也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jié)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了許多關于中秋節(jié)的動人的傳說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

故事一: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shù)靥倚踊ㄩ_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云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huán),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余,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故事二: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皩τ俺扇恕本錁嬎计婷?,表現(xiàn)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独钤娭苯狻罚骸按藢υ陋氾?,放懷達觀以自樂也?!痹娙松蠄鰰r,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fā)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故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起義軍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故事四: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xiàn),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在射日之后獲得了西王母賞賜的不老仙藥,后羿把不老仙藥交于嫦娥保管。而后羿的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路可退,在情急之下只好吞下仙藥,飛天成仙。嫦娥因為不舍后羿,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故事五:吳剛伐桂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fā)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故事六: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毕鄠髟铝林杏幸恢煌米?,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

故事七:玄宗游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八:唐高祖與“祝捷餅”

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舉、劉武周等割據(jù)勢力,與唐朝分庭抗禮。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強馬壯,不斷舉兵南下侵擾。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淵委任當時***將領李靖為北征總指揮,反擊突厥,最終得勝。

李靖凱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當晚有吐魯番人向李淵獻餅祝捷。李淵其時正與群臣分享李靖勝利的喜訊,看到圓圓的祝捷餅十分高興,笑對當空,脫口而出——“應將胡餅邀蟾蜍”。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應該邀請月亮之神下凡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這可口的胡餅。李淵遂將胡餅分給群臣,君臣一道品嘗,賞月。據(jù)說,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吃月餅習俗由此而來,并由宮中傳到民間。

故事九:嫦娥與月餅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備感孤寂之心情的寫照。后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币钊眨掌拮拥姆愿廊プ?,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jié)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十:丑女無鹽拜月

丑女無鹽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人,芳名鐘離春。相傳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之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一年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無鹽正在拜月,齊宣王偶然看到月光下的無鹽,覺得她美麗出眾,風姿超群,便立她為王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文章標題:中秋節(jié)傳說10個小故事 有哪些傳說故事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360876.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立場,轉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聯(lián)系郵箱:dashenkeji8@163.com我們將在第 一 時 間進行核實處理。軟文/友鏈/推廣/廣告合作也可以聯(lián)系我。
展開全文

獲取招生簡章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相關推薦

剛剛文章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