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質量與密度知識點

有關質量與密度知識點

質量和密度是物理學中常見的量,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總結關于質量和密度的知識點。

質量

1.定義:質量是測量物體慣性的物理量。質量是決定物體受力時改變運動狀態(tài)難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所以質量是描述物質慣性的物理量。

2.性質:質量是一個物體的基本屬性。它不會隨著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其他常用的單位是噸、克和毫克。

4.計量:常用的質量計量工具有桿秤、計數(shù)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實驗室經(jīng)常使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5.相關公式。

密度計算公式:ρ = m/v。

重力計算公式:G=mg。

牛頓第二定律:F=ma。

質能關系方程:E=mc2。

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稱為物質的密度。

2.性質:密度是反映物質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特性。這個性質表現(xiàn)為:在相同的體積條件下,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性質;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體積。因為密度是一種物質的特性,所以物質的密度與由這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3.計算公式:ρ = m/v。

4.單位:國際單位千克/立方米常用單位克/立方厘米。

5.與外界條件的關系:物體通常是熱脹冷縮,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隨著溫度降低,體積減小。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物質的密度通常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隨溫度降低而升高。

6.密度測量。

測量固體的密度。

(1)測量大于水密度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用量筒用排水法測量固體的體積。

(2)測量固體物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用天平稱固體的重量。排水法測量固體體積有兩種方法。首先,用細而長的針或細鐵絲將物體壓入水中,通過排出的水的體積來測量固體的體積。第二,在固體下面附著一個密度大于水的物質,比如鐵。用鐵塊將固體浸入水中。固體的體積等于鐵塊和固體排出的水的總體積減去鐵塊的體積。測量固體的質量和體積后,用密度公式計算固體的密度。

測量液體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測量液體質量,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用密度公式計算密度。

(2)當液體的體積無法測量時,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當體積相等時,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等于它們的密度比。我們可以用這個原理來衡量。

7.密度的應用。

利用密度知識,我們可以識別物質,并找到物體的質量和體積。長度、面積和體積可以通過天平間接測量。量筒利用秤可以間接測量質量。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文章標題:有關質量與密度知識點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40409.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立場,轉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

熱門文檔

推薦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