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子兵法中為上兵的手段是什么

在孫子兵法中為上兵的手段是什么

尋求成為一名士兵?!秾O子兵法·攻略》:“先去軍攻,再斬敵,再斬軍,再攻城;圍攻是最后的手段。”“伐”是指用自己的策略戰(zhàn)勝敵人,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孫武認為伐是最有利的,所以“去軍”是最好的戰(zhàn)爭手段。

《孫子兵法》簡介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孫武兵法》,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兵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比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早了約2300年,被譽為“軍事科學的圣書”。共約六千字,共十三篇。作者孫武,吳國將軍,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chǎn)中的璀璨瑰寶,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博大精深,思想精煉豐富,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髓的集中體現(xiàn)。

孫子兵法被認為是軍事經(jīng)典。它有2500年的歷史,在各個朝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看兵法沒有孫武。”。它是戰(zhàn)爭的藝術,它不是詭計,而是宏偉的戰(zhàn)略和偉大的智慧。今天,孫子兵法已經(jīng)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漢代《孫子兵法》竹簡。

作者簡介

孫武(約545-470年前),字長清,春秋晚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尊為兵圣或?qū)O子(孫武子),又被稱為“至圣軍事家”,被譽為“不朽軍事家之師”和“東方軍事科學的鼻祖”。

孫吳活躍于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初,從齊到吳。在吳國的高級大臣吳元(伍子胥)的推薦下,他向吳王何律贈送了13件兵法,并被重用為將軍。他率領吳國軍隊在白居易之戰(zhàn)中擊敗了楚國軍隊,占領了楚國的都城應城,差點讓楚國崩潰。

他著有十三部名著《孫子兵法》,受到后世兵家的高度評價。被譽為“軍事科學圣書”,在《吳京七書》中名列第一。他寫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藝術史、哲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廣泛應用于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這本書被翻譯成日語、法語、德語和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軍事科學典范。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文章標題:在孫子兵法中為上兵的手段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40499.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立場,轉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

熱門文檔

推薦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