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

擁毳衣爐火的毳衣是什么意思

2025-09-05 03:38:36

擁毳(cuì)衣爐火: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毳衣:細毛皮衣。毳:鳥獸的細毛。

基本解釋毳衣

[cuì yī ]

1.古代天子、大夫的禮服之一。用毛布制成。天子祀四望山川、子男爵及大夫朝聘天子、助祭或巡行決訟皆服之。其制上衣下裳。衣玄色,以五彩繪繡虎蜼、藻、粉米;裳纁色,上繡黼黻。

2.毛皮所制衣。

3.僧服的一種。

原文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作者簡介張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晚明文學家、史學家,還是一位精于茶藝鑒賞的行家,崇老莊之道,喜清雅幽靜。不事科舉,不求仕進,著述終老。精小品文,工詩詞。是公認成就***的明代文學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瑯嬛文集》《快園道古》等絕代文學名著。另有史學名著《石匱書》亦為其代表作,時人李長祥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

文章標題:擁毳衣爐火的毳衣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http://balticsea-crewing.com/show-351633.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fā)布,不代表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立場,轉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中職學校招生網(wǎng)_55px.com.c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聯(lián)系郵箱:dashenkeji8@163.com,我們將在第 一 時 間進行核實處理。軟文/友鏈/推廣/廣告合作也可以聯(lián)系我。
展開全文

獲取招生簡章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相關推薦

剛剛文章

熱門推薦